智能涂层
凭借其全球领先的薄膜光伏技术以及独特的创新理念,汉能成功入选麻省理工学院《科技创业》(MIT Technology Review)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成为国内能源领域唯一上榜企业。
随后,任凯的遭遇受到了媒体的关注,8月电力公司再次让步,决定让他写收据,来领取电费,显然这并不是政策,而是临时解决措施。诚然,作为北京第一家光伏电站,电力公司和税务部门之前没有受理这种业务的经验和依据,出现一定困扰也在所难免。
电力公司工作人员说:实在不行就开一个普通发票吧。一年后的10月26日,国家电网向社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并将服务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工作的开展。2013年1月他的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并网申请通过国家电网验收并网成功。按照国家政策,补贴通过电力公司发放,电力公司发放补贴同样需要发票。2011年,任凯萌生了建造一个小型发电厂的想法,先后去了顺义电力公司和北京电力公司申请并网都遭到拒绝。
经过几个月沟通,4月16日,北京顺义电力公司通知任凯不需要发票即可领取补贴。要开售电发票,必须去工商局注册一个公司或者个体户,并且经营的范围需含售电业务,有供电资质。分布式能源设置在用户端,可作为应急设施保证军事基地、政府指挥中心等重要设施的能源供应源。
美国从1978 年开始提倡发展小型热电联产(CHP),目前除了继续坚持发展CHP 外,正研究走向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的冷热电联供(CCHP)。通过热电冷联供、管理调控等综合措施,降低供热系统气耗,不断提高利用效率。截止到2008 年,美国热电(冷)联供的装机容量已达85G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9%,而全年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比例达到12%。举例来说,同样为用户提供30份的电需求和55份的热需求,采用传统的能源需要125份的天然气,若采用分布式能源仅需要100份天然气,可以节约用能25%。
使用清洁燃料,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是治理PM2.5的有效措施,提高环境质量,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商业和公用事业领域中,从热电(冷)联供系统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来看,那些人口密度较大、利用时间较长、负荷系数较高且容易集中管理控制的建筑为联供系统的主要应用对象。
分布式能源应遵循先进的能源利用原则,即温位对口,梯级利用 发电后余热充分回收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率可达85%以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可以优化天然气利用,并能发挥对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的双重削峰填谷作用,增加能源供应安全性。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伟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
丹麦分布式能源项目在电力系统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60%。分布式能源建立在用户附近,若考虑集中功能的传输损失,分布式能源最高节能率可达42%。其中,数量约占3/4的商业领域,其容量比例约为20%。电力夏冬峰谷负荷比为1.3~5.1(其中夏季电力制冷负荷占总负荷30%~50%),燃气夏冬谷峰负荷比1:10,采用CCHP可以发挥闲置燃气管网能力,减少电网超负荷运行,达到削电峰填气谷的作用,确保城市能源稳定。
英国白金汉宫、唐宁街十号均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欧洲从1974年开始大力发展热电联产。
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广泛应用是节约能源的有效手段,北京市将加大推广分布式能源的力度。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情况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国外发展已有几十年历史,得到广泛的应用。
按热电(冷)联供装机容量在欧盟27国中的比例,排名前3位的国家为:德国(21.9%)、荷兰(9.0%)、波兰(8.8%)。截止到2010年3月,日本热电(冷)联供项目总数已达8444个,装机容量达9440M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近3.4%。从数量上来讲,在现有的约3600座联供系统中,商业和公用事业领域所占比例超过一半,达到56%。荷兰分布式能源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40%。随着近年来国家鼓励支持政策的逐步明朗,近期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央企开始快速布局,中国华电集团近50个前期项目正积极推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开发了珠海横琴岛、上海高培中心项目等,中国华能集团开发了惠州东江高新区项目等,其他的一些大型企业如中海油也在积极筹备成立专门公司发展分布式能源。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起步于楼宇冷热电联产,投资方一般为楼宇的拥有者。
确保灾难性事件中重要设施的供能。燃气设施从过去简单替代向系统优化和各种先进技术综合利用转变。
从联供系统的燃料类型来看,天然气占绝大部分,为73%。此外,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建设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利用方式精细化发展。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分布式能源分委员会主任徐晓东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分布式能源技术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峻考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水资源等都出现了瓶颈制约,能源成为资源短缺的关键,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唯一的选择。
在商业领域中,主要应用对象包括医院和护理机构、商业建筑、区域能源、宾馆、学校和公共设施、体育中心和公共浴室、写字楼等。它是能源战略安全、电力安全以及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需要,可缓解环境、电网调峰的压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随着分布式能源技术逐渐成为世界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分布式能源或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按热电(冷)联供占各国总发电量的比例,排名前3位的国家为:丹麦(46.1%)、芬兰(35.6%)、荷兰(33.6%)。
节约能源 清洁环保 提高安全性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方向应该为:节约能源,清洁环保,提高安全性。各界寄予厚望国家发改委在2011年下发的《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国际上发展迅速,但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尚处于起步阶段。
美国能源部指出,2020年之前,美国50%的新建商业建筑、学校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15%的已建商业建筑、学校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欧盟27国的热电(冷)联供装机容量为100.2GW,全年发电量为370.1TWh,占总发电量的11.0%。从系统规模上来讲,与欧盟和美国相比,日本的热电(冷)联供系统以小型化为主(商业领域平均规模约0.3MW,工业领域平均规模约3.5MW,总的平均规模约1.1MW),数量更多。
日本从1981年开始支持热电(冷)联供系统的发展。中国人口众多,自身资源有限,按照目前的能源利用方式,依靠现有的能源使用方式不可能支撑13亿人的全面小康,中国必须立足于现有能源资源,全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综合利用范围。尤其是北京市有着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有利条件,北京气候条件,需供冷供热时间长,8~10个月在商业和公用事业领域中,从热电(冷)联供系统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来看,那些人口密度较大、利用时间较长、负荷系数较高且容易集中管理控制的建筑为联供系统的主要应用对象。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情况分布式能源系统在国外发展已有几十年历史,得到广泛的应用。分布式能源建立在用户附近,若考虑集中功能的传输损失,分布式能源最高节能率可达42%。
天然气价和电价的比合适。从系统规模上来讲,与欧盟和美国相比,日本的热电(冷)联供系统以小型化为主(商业领域平均规模约0.3MW,工业领域平均规模约3.5MW,总的平均规模约1.1MW),数量更多。
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起步于楼宇冷热电联产,投资方一般为楼宇的拥有者。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